教材与著作:
1. 隋志龙, 杨浩, 杨九东, 黄春霞, 王小雷, 张明礼. 宁镇地区137Cs与210Pbex坡面分布特征的地统计学分析[J]. 土壤学报, 48(4): 673-682, 2011.
2. 隋志龙, 杨浩, 杨九东, 王小雷, 张明礼. 宁镇地区黄棕壤土壤颗粒组成与137Cs含量关系研究[J]. 水土保持学报, 24(5): 157-162, 2010.
3. 隋志龙, 王德银. 恭城-栗木断裂带的应变特征与变形环境探讨[J]. 防灾减灾学报, 30(6): 637-643, 2010.
4. 隋志龙, 陈国兴, 黄春霞, 梁金城. 恭城—栗木断裂带活动特征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[J]. 自然灾害学报, 2009, 18(2):160-166.
5. 隋志龙, 黄春霞, 张鸿儒. 理工科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[J]. 福建论坛(社科教育版), 2009, 7(2): 200-201.
6. 隋志龙, 杨巍然, 李德威, 黄春霞, 刘德民. 藏南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带三层结构的影像证据及意义. 地学前缘, 2006.13(4): 188-195.
7. 隋志龙, 黄春霞, 张鸿儒. 京沪高速铁路可液化砂土地基加固方法研究. 路基工程, 2006, 6: 94-95.
8. 隋志龙, 宰金珉, 黄春霞.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(土木工程背景)地质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.中国建设教育,2006.12(12):17-21.
9. 隋志龙, 陈国兴, 黄春霞, 梁金城. 地质灾害控灾因素的遥感地质分析—以藏南拉轨岗日地区为例.自然灾害学报, 2005, 14(5):141-148.
10. 杨巍然, 隋志龙. 欧亚大陆风云影像线性构造信息提取及其地质分析.地学前缘, 2004.11(4): 551-558.
11. 隋志龙, 李德威, 杨巍然, 刘德民. 藏南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带的TM影像特征. 地球科学, 2003, 28(6): 680-684.
12. 杨巍然, 隋志龙, Mats V D. 俄罗斯贝加尔湖区伸展构造及中国东部伸展构造对比. 地球科学进展, 2003, 18(1): 45-49.
13. 隋志龙, 黄春霞, 李德威. 恭城—栗木断裂带中的断溶角砾岩研究. 地质科技情报, 2003, 22(1): 24-28.
14. 隋志龙,杨巍然,张利华. 在西藏定结地区用遥感技术提取断裂构造信息的工作方法.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, 2002, No.4.
15. 隋志龙, 李德威, 黄春霞。 断裂构造的遥感研究方法综述.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, 2002, 18(3): 34-37, 44.
16. 隋志龙. 西藏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的发现及其影像特征. 地学前缘, 2002, 9(4):.
17. 隋志龙, 梁金城. 广西恭城——栗木断裂带的分形分析. 广西科学, 2001, 8(2): 111-113. |